編者按:近年來,魯泰控股集團積極實施國企改革、轉型發展、黨的建設等工作,推進國有企業高質量發展取得顯著成效,受到主流媒體關注。2023年10月18日,《中國化工報》產業文化實踐篇第10版、11版通版報道了魯泰控股集團集團高質量發展取得的成績。
奮楫篤行踐初心 又踏層峰望眼開
——山東魯泰控股集團高質量發展紀實
金秋十月,丹桂飄香。
在孔孟之鄉、陜北高原、天山北麓、黃山腳下,走進山東魯泰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各企業,項目建設如火如荼,生產線上熱火朝天,到處呈現出一派充滿生機與活力的生產場景。
這是魯泰控股集團高質量發展的生動實踐。
山東魯泰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總部位于山東省濟寧市太白湖新區,是一家集化工、能源、新材料、供應鏈物流、管理輸出、資源開發于一體的國有大型現代化企業集團。注冊資本金3.03億元,其中:中國信達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占53.54%,濟寧市國資委占46.46%。
這是一份來之不易的成績單:2013年至2022年,魯泰控股集團累計實現營業收入401.72億元,年均增長13.92%;實現利潤23.91億元,年均增長28.28%;累計向股東分紅10.32億元,為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魯泰控股集團2018年躋身中國煤炭產量50強,位列2022年中國煤炭產量50強第49位、2022中國石油和化工企業500強第236位、2022中國能源(集團)500強第330位,入選2022年度第一批省級總部企業
改革,搞好國有企業的關鍵一招
黨的十八大以來,魯泰控股集團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中央精神,牢固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主動適應和引領新常態,堅持把加快推進國有企業改革作為轉型發展、追趕超越的關鍵一招,因勢而動、乘勢而上,下大力氣集中攻堅,一系列大刀闊斧的改革持續釋放紅利,高標準完成國企三年改革行動任務,改革成效凸顯。
持續完善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
完善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既是國企改革三年行動的重要任務,也是建設一流企業的重要前提。
魯泰控股集團注重在制度層面把加強黨的領導和完善公司治理統一起來,進一步明確黨委、董事會、經理層的權責邊界,健全完善權責法定、權責透明、協調運轉、有效制衡的公司治理機制,實現黨組織全面領導、董事會決策、監事會監督、經理層經營管理作用全面發揮、充分協調,進一步提升公司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
在加強黨的領導方面,全面落實黨組織法定地位,堅持雙向進入、交叉任職領導體制。加強黨的領導和完善公司治理相統一,制定“三重一大”管理辦法、黨委會議事前置研究討論事項清單等制度,重大事項先由黨委會前置研究,充分發揮黨組織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實的作用。在下屬企業層面,各分子公司都將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擺在首要位置,全部完成黨委(總支)前置研究討論重大經營事項,實現“雙向進入、交叉任職”全覆蓋。
與此同時,實施集團化運作經營,集團公司總部、專業公司、生產經營單位三級管理體系基本形成,決策科學、執行高效、管控有力的管理運行機制基本確立。通過集團化運作經營,堅持量入為出,以收定支,2012年至2022年,主要依靠自有資金積累,累計完成資本性投資55.43億元。
開展管理制度“廢改立”和流程再造,修訂新建《投資管理辦法》《“1+N”目標管理考核辦法》等74項管理制度,適應集團公司管理體制機制的制度、流程更加科學完善。進一步強化風險管控體系建設,出臺《法務管理辦法》《合規管理辦法》等,聘請專業律師團隊進行合同合規審查,實行重點事項、重要工作、重大合同中介機構前置審查,風險管控能力顯著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魯泰控股集團創新實施全面質量管理、全面預算管理、全面風險管理、全面對標管理、全員業績考核、全面內部市場化管理“六全”管理和“三統一分”(統一制度、統一人員、統一資金、分級核算)財務管理模式、“四統一”(統一市場、統一定價、統一銷售、統一人員管理)營銷管理模式、“三統一”(統一供應商準入、統一招標采購、統管通用物資統一采購)物資集中采購模式,優勢協同、內涵挖潛成為魯泰控股集團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保障。
三項制度改革多層級破局——
在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期間,魯泰控股集團堅持啃“硬骨頭”、蹚“深水區”,緊緊扭住勞動、人事、分配三項制度改革這個“牛鼻子”,大力進行機構、崗位、人員“三瘦身”,發展內生動力更加充足。
人事制度改革方面,集團總部及所屬企業內設機構總數由改革前的168個精簡為127個,下降24.4%;科級及以上管理人員數量由改革前的489人精減為412人,下降15.75%;管理人員競聘上崗比例為79.21%,管理人員退出比例為24.72%;制定了經理層任期制契約化管理辦法,構建經理層契約化管理工作“1N234”工作法,所屬企業經理層成員100%實行任期制和契約化管理。
勞動用工管理方面,實施招才引智工程,完成了管理人才、技術人才和技能人才分類建庫、動態管理。僅2021年就引進各類人才117人,其中博士1人、碩士15人,兌現各類人才補貼、津貼90.48萬元;2022年,招聘各類人才95人,其中碩士研究生15人、本科78人、???人,發放人才津貼117.4萬元;2019-2022年,公開招聘比例均達到100%。2023年7月,魯泰控股集團“山東省博士后創新實踐基地”揭牌,標志著集團公司在高層次人才引進、高端技術創新領域跨上新臺階。
收入分配改革方面,魯泰控股集團制定了工資總額清算預算、工資總額確定、工資總額與經濟效益聯動等一系列薪酬分配政策。印發了《工資總額管理制度》《工資總額與經濟效益聯動考核制度》《寬帶薪酬管理制度》等一系列薪酬制度,實現了“效益升、工資升,效益降、工資降,工資收入與效益聯動”的良好局面。在此過程中,對照中長期激勵三大類18種模式,創新為新疆明基白楊河煤礦建立“項目風險抵押”;深入研究“現金結算類的項目分紅”激勵方式,為科研單位研發中心建立了“研發成果轉化效益分成獎勵”,兩種激勵方式均收到良好效果。
通過三項制度改革,市場化思維、價值創造理念、經營業績導向已深植于魯泰控股集團干部職工內心深處。全體干部職工干事創業、敢打硬仗的動力得到進一步激發,上下“一條心、一股勁、一盤棋”,沖刺步伐明顯加快。
混合所有制改革有序推進——
擘畫發展藍圖,2015年,魯泰控股集團提出股改上市后,堅持按照上市標準,規范公司運作,解決歷史遺留問題。2016年,魯泰控股集團成為濟寧市市管一級企業,完全獨立運作,強化了黨的領導,提高了決策效率,打開了發展空間,為今后的一系列收購、擴張奠定了基礎。
黃山膠囊作為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和工信部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是膠囊行業唯一一家上市公司,產品市場占有率位居行業前三名。經過多維度篩選對比,2022年4月正式啟動黃山膠囊股權收購,高效完成盡職調查、開具合規證明、股份轉讓協議談判、收購議案上報審批等一系列工作,9月29日正式簽署《股份轉讓協議》,11月1日完成29.99 %股份過戶,黃山膠囊正式成為集團公司旗下上市公司,實現對接資本市場重大突破,這對于魯泰控股集團布局高新技術產業,完善現有產業布局,整合內外部資源,推進高質量發展具有重大意義。
魯泰控股集團再接再厲,引進中國物流集團、北京中關智庫兩家投資者,完成山東魯泰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混合所有制改革,開啟了股權多元化經營的新篇章。通過成功混改,整合魯泰供應鏈管理公司的國企平臺優勢以及戰略投資者機制和資源優勢,實現在決策、運營、管理等方面的深層次改革和調整,建立更加適應市場的業務模式和盈利模式,增強了混改企業的競爭力、創新力、控制力、影響力和抗風險能力。
戰略,催生轉型發展加速度
進入新時代,魯泰控股集團突出新發展理念,銳意進取、積極探索,闖出了一條國有企業轉型發展的新路,企業上下呈現出勃勃生機。
一體兩翼,循環發展——
黨的十八大以來,魯泰控股集團確立了煤基和鹽基兩鏈并舉、打造循環經濟體的“一體兩翼、循環發展”戰略,深耕循環經濟產業鏈。聚焦化工新材料、能源、供應鏈物流“三大主業”,全力推動資源+、PVC+、供應鏈+“三+”建設,不斷實施延鏈、強鏈、補鏈工作,先后建成投產魯泰環保建材電石渣水泥項目、魯泰熱電環保節能改造項目、魯泰化學填平補齊項目、魚臺城區供暖工程、魯泰環保建材余熱發電項目、10萬噸/年濃片堿項目,循環經濟產業鏈條進一步完善和壯大,發展規模、發展質量、發展效能全面升級。隨著下一階段與七彩化學合作項目及新能源電池液項目的落地,魯泰控股集團循環經濟將進 一步提檔升級,發展潛力將進一步顯現。
在此過程中,一個事例可以說明魯泰控股集團在轉型發展過程中的果敢與決心。在2013年煤炭價格斷崖式下滑,急需分流富余人員、提升贏利水平的嚴峻形勢下,魯泰控股集團果斷決策,轉變傳統發展方式,走“輕資產運營”模式。充分發揮企業技術優勢、管理優勢和人力資源優勢,通過承包外部生產礦井,分流部分富余人員,增強抵御市場風險的能力。從2013年開啟第一座煤礦托管,先后托管七座煤礦,分流職工近千人,累計實現收入6.95億元,年均節約人工成本6000多萬元?!拜p資產”運營之路,實現了在嚴峻形勢面前減人不裁員、減人又提效,確保了企業和諧穩定,高質量發展的步伐進一步堅定。
另一方面,通過成功收購白楊河煤礦,可以看到魯泰控股集團堅定不移實施“走出去”發展戰略,不斷擴充企業實力,敢闖敢干的精神和毅力。從2012年年底第一次到新疆明基考察,協助辦理探礦權前期手續,歷時跟蹤八年,在2019年國家煤炭政策松綁最佳時機,以最優價格獲得資源總儲量10.7億噸、可采儲量5.08億噸、規劃產能500萬噸的白楊河煤礦。隨著白楊河煤礦的建設和生產能力的擴大,魯泰控股集團省內和省外煤炭生產能力將超過1000萬噸/年,為國有企業基業長青,建設“百年魯泰”打下堅實基礎。
現在,魯泰控股集團分子公司從2012年的7家增加到21家全資、控股、參股企業。2013年至2022年,累計向股東分紅10.32億元,為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
安全綠色,和諧發展——
魯泰控股集團認真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開啟了安全高效、綠色循環、和諧共享的生態發展新篇章。
在安全發展方面,魯泰控股集團堅持安全發展理念,貫徹黨的“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安全生產方針,全面統籌發展與安全的關系,抓住技術安全、系統安全、現場安全、本質安全“四個關鍵”,突出抓好現場管理、按章作業、內業資料“三個重點”,推進安全標準化提檔升級,各分子公司安全管理基礎穩固提升。集團公司結合多年安全生產管理經驗,整合形成“10大安全理念”和“33320”安全管理模式(三預:預想、預警、預防;三嚴:嚴查、嚴懲、嚴控;三重:重樹、重獎、重用,實施精準培訓和全過程考核兩個機制,實現安全零事故),推動安全生產管理由防事故向控風險、由“人盯人”管理向科學化、精益化轉變?!?3320”安全管理模式榮獲山東省煤炭企業管理現代化創新成果二等獎,為山東省煤炭企業安全管理提供了可學習和借鑒的成功經驗。
在綠色發展方面,魯泰控股集團秉承綠色循環發展戰略,深耕循環經濟,打造綠色低碳園區,讓低碳成為最鮮明的特質,讓綠色成為最靚麗的底色。
用煤不見煤、有渣不見渣,廢氣無污染、污水零排放,這些環境治理成效絕非一蹴而就。多年來,魯泰控股集團堅持“不安全環保就不投入生產”原則,在生產裝備、治污設施、監測監控上下功夫,建立工藝、設備、環保專業監管網格化管理體系,將節能減排融入生產運營各環節,確保綠色低碳生產。
推行綠色開采,建設綠色礦山,實現礦區環境生態化、開采方式綠色化、資源利用高效化。鹿洼煤礦獲評國家級“綠色工廠”“綠色礦山”;太平煤礦厚煤層分層膏體充填開采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打造綠色工廠,推行清潔生產,實現廢水零排放、大氣無污染、固廢再利用。魯泰建材獲評國家級“綠色工廠”;魯泰化學被山東省列為重點培育的循環經濟示范企業,獲評市級“綠色工廠”;魯泰熱電3.19MW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年累計發電量突破100萬度,獲評市級生態環保先進企業。這份亮眼“成績單”為魯泰控股集團綠色低碳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創新驅動,引領發展——
“堅持創新驅動發展,全面塑造發展新優勢”是“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重點任務之一。魯泰控股集團在扎實開展傳統能源生產的同時,抓住山東新舊動能轉換、產業轉型升級的東風,正著力打造具有影響力的科技創新高地。
堅定不移向高新技術企業轉型。魯泰控股集團2016年成立了全國首家石墨烯高分子復合材料研發中心,聘請中科院化學所韓布興院士為首席科學家,在新材料領域擁有儲備配方46種,形成了石墨烯PVC導電料、導熱復合材料、PVC環保注塑料、PVC擠出料4大系列,44種產品的研發及產業化工作,通過國際環保ROSH和REACH認證,產品遠銷海外,市場競爭力大幅增強。特別是石墨烯導電復合材料國內首次應用并實現出口、高流動PVC改性料實現進口替代、金屬質感PVC型材料技術全國領先、高分子托輥新材料的研發達到先進水平;自研項目“環保耐沖擊高剛度硬質PVC注塑材料研究及應用”和“軟質PVC導電防靜電材料研制及應用”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建成2個省級平臺、2個市級平臺、濟寧市博士后創新實踐工作站,榮獲“濟寧市統計誠信企業”“濟寧市知識產權示范企業”“濟寧市科技創新優秀團隊”等榮譽。近三年,承擔省科技術創新項目7項,市高價值專利培育項目1項,累計獲得授權專利29項、其中發明專利17項;制訂企業標準5項。
2022年,魯泰控股集團建成集科技研發、安全調度、集約辦公于一體的科技研發大樓;同年,研發中心建成6000平方米、年產能3萬噸的PVC改性復合材料標準化生產(中試)基地,多種產品推向市場,成為高分子復合材料細分領域的領先者,實現了由基礎化工原料向高端化工新材料產業的轉變。
智慧魯泰,科技發展——
“智慧魯泰”是怎樣煉成的?身臨其境,更是驚嘆連連。魯泰控股集團在鹿洼煤礦先后構建完成了礦山五大智能系統,實現了采煤掘進系統“智能化少人化”、輔助運輸系統“連續化高效化”、機電裝備控制“遠程化地面化”、災害預警系統“動態化實時化”、煤炭洗選系統“集約化智能化”。2019年6月建成了地方煤礦第一個智能化工作面,已進入全面智能開采的新階段;20